资讯《河边的错误》看什么?
首页资讯影视资讯《河边的错误》看什么?

《河边的错误》看什么?

原标题:《河边的错误》看什么?

2023年10月21日刊|总第3395期

电影《河边的错误》今日公映。

此前的平遥影展上,影片做了亚洲首映。原著作者余华、主演朱一龙、导演魏书钧到场与观众互动。(视频↓↓↓)

华夸朱一龙是一个很好的艺术家;朱一龙说男主的造型参考了余华早期的照片;导演也说拍电影的时候,不要去理解、需要去感受。

看片之后最大的感受是,《河边的错误》是一部很难用言语简单定义的电影,它并不能简单划归为侦探电影或者悬疑片,因为它从头到尾都没讲明白一个完整故事。

是的,影片比余华的原著更加晦涩难懂,这也再次确认了它艺术片的基因。

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能用看懂或者看不懂来定义,不同类型作品有不同的评价体系。《河边的错误》只讲了一件事:人的异化。

讲述人被异化的电影很多,最典型的是《飞越疯人院》。《河边的错误》仍然由《永安镇故事集》幕后班底创作,仍然是坚定不移的文艺路线。它既不像余华的原著那般犀利、黑色幽默,也不像常规的商业电影一样通俗、常规叙事,是一种中间状态。

影片的主题是找出凶手。河边出现了一具尸体,谁杀了她?朱一龙扮演的刑警大队长马哲接受了侦破任务。整部影片的前半部分,始终在围绕这条主线展开,遵循的是常规悬疑片拍法。

可到了后半段,画风突变,转成了意识流。凶手是谁似乎一下子不重要了,马哲的异变成了主线,他变成了疯子。

成为疯子不可怕,可怕的是观众看不懂他怎么成了疯子。抓不到人,有压力可以理解;妻子怀孕,孩子可能有先天疾病,很痛苦可以理解。但这两件事夹杂在一起,就直接让一个刑警队长崩溃了?

现实逻辑是不容易找到的,观众最好有一些先锋小说的阅读经验,或者欧洲艺术电影的观赏体验,才容易与影片对接。

大众比较容易感受到的,是朱一龙的演技。余华说,朱一龙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。

这话或许有点客套,但是看过电影的观众必须承认,朱一龙这次的表演超越了以往的所有角色。哪怕是《人生大事》里的莫三妹,其张力和爆发力也不如马哲。

这部“含龙量”90%的电影,是真正靠着朱一龙撑起来的。

文案/马二 剪辑/魏天佑

家人们,请给影视独舌标星号↑↑↑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查看更多历史消息

↓↓↓

本文由网络整理 ©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上一篇
纪录电影《看不见的顶峰》首映 讲述亚洲首位盲人攀登者张洪征服珠峰故事
下一篇
原创 《河边的错误》是不一样的犯罪片,余华称赞朱一龙为“艺术家”

评论

共 0 条评论